宝山区新闻检索系统
新闻检索:     
高级检索
首页——新闻内容
聚焦产业转型示范区、智能智造引领区、绿色低碳发展样板区——
大吴淞规划打造“三区”新标杆
文汇报 2024-02-07
        酝酿多时,《大吴淞地区专项规划(草案)》本周起征求公众意见。约26平方公里的吴淞创新城继续生长,大吴淞地区未来将横跨黄浦江门户和蕰藻浜两岸约110平方公里,规划范围涉及宝山、浦东、杨浦和静安4个区。
      
       长江、黄浦江、蕰藻浜三江交汇处,以大手笔规划的“上海之门”跃然眼前。“大吴淞地区将成为上海经济最有活力、最具流量价值的区域之一。”上海吴淞开发建设有限公司负责人这样注解。
      
       打开上海地图,大吴淞地区一侧直通苏州工业园区,与环太湖科创带相接;另一侧通过沪渝蓉高铁、沪通铁路直抵沿江沿海地区。将视线移回上海,流经大吴淞的黄浦江、苏州河、蕰藻浜恰好形成“钻石三角”,组合成兼具科技创新、产业引领、公共服务的综合性片区。在不少专家学者看来,大吴淞地区接下来要抢抓战略发展契机,做好“跨江跨海联动”大文章。
      
       《规划(草案)》这样具象描摹目标:将大吴淞地区打造成为生态基底品质优越、创新创造功能集聚、滨水空间魅力彰显的上海产业转型示范区、智能智造引领区、绿色低碳发展样板区,成为超大城市转变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标杆。
      
       巧用蓝绿空间,牵引城市格局重塑
      
       对于新旧交织的吴淞来说,产城融合并非易事。
      
       此前的调研中,有专家直言,大吴淞区域转型之难,在于现状建筑太过密集,缺少透气感。如果一味囿于现状道路和空间格局,城市空间布局难免缺乏标识特色。如何巧用蓝绿空间营造城市风貌,成为此次规划重点之一。
      
       设计师实地踏勘吴淞创新城时发现,居于中心城区两侧的居民区早已成熟,而被包裹其间的大片工业厂区突兀地游离在城市结构之外。四通八达的天然河网水系,因此成了“灵魂纽带”。设计师系统梳理河网脉络,并捕捉到数个可隔岸对望的连接处。比如,将大吴淞与三岔港相连的“活力之门”。未来,其将恢复以往曲水洄环的水系格局,丰富滨江沿岸文旅体验。
      
       《规划(草案)》强调,突出高品质蓝绿生态空间营造,蓝绿空间占总用地不少于三分之一。“先蓝绿再建城,用蓝绿空间的布设牵引城市格局的重塑。”宝山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负责人这样理解。
      
       随着更多滨水景观资源渗透到街区,大吴淞地区也将告别“近水不亲水”的过往。譬如,结合水系空间,塑造城市洲岛等特色空间,一侧保留原先的航运功能,另一侧嵌入休闲游船等水上活动,激活地区价值、促进转型发展。
      
       做优创新组团,放大流量价值
      
       以大手笔、大格局重塑老工业区的面貌和肌理,大吴淞更被寄予“创新场域”的新期待。
      
       有专家这样历数大吴淞地区的“流量价值”:以华夏邮轮注册落沪为契机,吴淞口国际邮轮港正着力巩固亚洲最大邮轮母港地位,打造“近悦远来,主客共享”的旅游目的地;作为沿江高铁的主要枢纽节点,加紧建设中的高铁宝山站将充分发挥上海北部综合交通枢纽集聚辐射优势,体现上海北部核心节点的带动作用。
      
       在此契机下,《规划(草案)》明确大吴淞地区将形成“一核三带多组团、绿色开放韧性融合型”总体空间布局。其中“多组团”指的是吴淞创新城科创产业组团、高铁站枢纽片区组团、邮轮港门户组团、宝山城区更新组团和浦东三岔港生态门户组团等,聚焦突出特色功能导向。
      
       “多组团”的关键词在于组团服务。《规划(草案)》酝酿时,设计单位与周边企业进行了数场座谈会。有企业提出,希望增设实验室周边绿化带区隔;还有企业期待挖潜更多智能制造空间,满足小试、中试等需求。未来,多组团将做足放大低碳产业、公共服务、数据创新等特色服务功能。同时,活化利用工业遗存,引入高能级的文化、体育、学校等。
      
       梳理盘活低效产业用地,有专家建议,可试点开展产业用地综合绩效评估,明确产业用地类别及相关认定标准,梳理低效产业用地清单,推动低端产业、低效用地加速转型升级。针对重点产业项目,建立专项小组对产业导入、土地更新供应等形成专项研究推进机制。
      
版权所有:宝山区图书馆
建议分辨率宽度1000像素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