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区新闻检索系统
新闻检索:     
高级检索
首页——新闻内容
宝山区委组织部牵头推进,复旦上大选拔优秀教师赴街镇园区挂职锻炼
副教授挂职副总,探索打通“纸变钱”链路
文汇报 2024-01-20
       宝山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华飞,半年前的身份是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
      
       这一身份转变,得益于宝山区委组织部牵头推进的人才交流培养合作工程。为加强区校合作,复旦大学、上海大学连续两年选拔优秀教师奔赴宝山区各委办局、街镇挂职锻炼。去年,该工程首次开放国企园区岗位,李华飞成了“吃螃蟹的人”。
      
       本周,宝山大学科技园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题推出“三江创坛”系列活动。活动大咖云集,既有手握多项核心技术的“国家队”,也不乏刚冒尖的创新选手。李华飞将他们聚拢在了一起。
      
       从埋首实验室到组织牵头创新论坛,李华飞认为自己的一腔科研热血找到了创新应用场景。“过去为寻找科研路径绞尽脑汁,如今想尽办法推进产教融合。”在他看来,从市场需求入手找准创新靶点,正是科研人员熬过成果转化“最初100米”的关键所在。
      
       “科研黄金期”打开科研新思路
      
       科研成果转化中,不少创新主体受困于“最后一公里”。对于手握成果亟待转化的高校老师来说,这“最后一公里”的“最初100米”最为艰难。在这段科研成果转化的“真空期”,高校老师既无科研项目经费支持,也因较大的创新风险很难吸引社会资本。打通科研成果转化链路,首先要从打通这“最初100米”开始。
      
       挂职之前,李华飞最常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发表更多顶刊论文。他戏称这是“钱变纸”的过程。挂职之后,他频繁思索的是怎样帮助更多科研成果尽快走上产业链路,在市场中获得应有价值,这是“纸变钱”的过程。
      
       从“钱变纸”到“纸变钱”,思维范式的转换,映射出价值取向的差异。
      
       “在学术领域看起来颇有前景的创新成果,一旦走向市场有可能无人问津。”在李华飞看来,这背后正是高校与市场的评估体系有差异。在高校,不同专业间存在“学术壁垒”,课题研究讲求钻得深。而在市场,更多创新机遇来自学科交叉融合。
      
       在园区挂职期间,李华飞捕捉到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实验室的新趋势。倘若该实验室顺利落地,不仅可减少实验失误几率、延长作业时间,还能将科研人员从简单重复的实验活动中解放出来,投身更具创新性的科研项目设计。放眼市场,目前仅有少数企业实现个别模块的智能化制造,全产业链尚未形成贯穿各环节的智能实验室。
      
       这正是他从参与策划的“三江创坛”系列活动中获得的灵感。从青葱校园内的格子间到远眺三江交汇的科创会客厅,李华飞不仅看到了新风景,更跳脱出细分科研领域的“一亩三分地”,开始探寻可能影响整个产业乃至社会的科创机制。“在‘科研黄金期’打开科研新思路,这是挂职期间收获的最宝贵经验。”
      
       成果转化不止于“锦上添花”
      
       李华飞的经历能否复制?
      
       在科技创新范式转换的当下,去企业挂职、去产业端锻炼,这些看似不务正业的体验,或许反而能成为塑造战略科学家的关键契机。在高校多元评价的大背景下,这有望成为更多科研人员的选择。
      
       此前,科研、教学是高校考核教师的KPI(关键绩效指标)。如今,科研成果转化也被纳入其中,更被细化为专利数量、成果转化项目金额等指标。虽然从类目划分上仍有些粗放,但这意味着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评估体系建设已经迈出了重要一步。
      
       “当科研成果转化的功绩在一定程度上被认可,科研人员们就有动力去市场找机遇,牺牲一定的科研时间来挂职锻炼。”李华飞坦言,虽然科研成果转化越来越受重视,但目前高校考核体系仍以学术为中心,外出挂职锻炼仍属于“小众”。
      
       职称评定中,科研成果转化只是“锦上添花”,不能成为高水平科技论文和重大科技项目的替代选项。再加之创业失败可能导致的政策风险等,导致更多年轻科研人员必须将更多精力投放于基础科研,无暇顾及科技成果转化。
      
       撬动年轻科研人员积极性,必须用好职称评价这一“指挥棒”。李华飞建议,将科技成果转化的量化指标列入高校教师考核、晋升的考察范围之内。同时,可在专职科研岗位职称评审中增设科技成果转化职称系列,通过单设条件、单列指标、单独评审,重点考察科技成果转化产生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引导一批工程背景突出的教师,在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时,加速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辅导学生时,李华飞如今口头禅是——“你参加学校的创业大赛了吗?”这些曾被视为偏离主线科研任务的“边缘项目”,成为他如今最看重的实践经历。他说,无论是科研创新,或是破题成果转化“最初100米”,精准捕捉市场需求,才能找到创新靶点。
版权所有:宝山区图书馆
建议分辨率宽度1000像素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