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区新闻检索系统
新闻检索:     
高级检索
首页——新闻内容
宝山 让陶行知教育思想迸发出更绚丽的时代梦想
解放日报 2021-10-18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陶行知先生诞辰130周年。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坚持教育救国,献身中国民主和平事业。90年前,陶行知先生来到上海宝山,自此以后,这片土地上便留下了他哲人的思考、辛勤的汗滴和闪光的足迹。

“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这首由陶行知先生亲自创作的校歌,伴随着玉兰花钟声,再次被唱响。

宝山,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孕育教育思想的土壤,这里承载着厚重的行知办学历史和文化底蕴。开展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区域创新实践,宝山从未停止脚步。近一个世纪的“学陶”基底,让“生活教育”和“平民教育”的种子,在宝山沃土上落地生根。宝山区学陶、师陶、研陶、践陶四十载,教育成果颇丰创造性地践行和发展陶行知教育思想,探索出“教学相长、相学相师”的课堂教学实践形态,涌现出“艺友制”、新“小先生制”、问题化学习、“三三制”教学、“新行知”高效课堂、“五步一单”教学规程等一批卓有成效的实验项目,始终践行着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把学生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和“六大解放”,即解放学生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时间、空间,不把学生的功课表填满,让学生学一点自己渴望学的知识,干一点自己高兴干的事儿。

以“陶”为引 展望“十四五”

宝山教育“十四五”的前行号角已经吹响,数字化转型成为宝山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宝山区将以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区”“上海市教育数字化转型试验区”建设为引领,建设宝山“教育大脑”,在政产学研用、人才培养、场景探索等方面进行实践,进一步探索“未来学校”的华东模式,提升“陶行知教育创新发展区”品牌的影响力、辐射力和穿透力,谱写宝山教育新时代、新发展的华章。以“陶行知教育创新发展示范校”的培育与创建为抓手,以紧密型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等机制创新为突破,坚持“外引活水”“内培特色”,提升教育服务整体形象。力争于“十四五”期末,基本建成与时代发展相适应、同宝山“科创中心主阵地”建设相匹配的一流教育,书写宝山“北转型”的教育新篇章。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在“科创宝山”的浩荡长河中,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时代化、现代化和本土化实践将激荡起金色的后浪,迸发出更加绚丽的梦想。

以“陶”为眼 践行发展陶行知教育思想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的精神如何继续传递?

陶行知先生毕生探索的“真人教育”“生活教育”“平民教育”“创造教育”的理想,在宝山教育的热土上培育出一朵又一朵绚烂的理念之花。宝山的课堂教学、课程建设、教师培养、学生发展,无一不闪耀着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光华。

2015年,新一轮宝山教育发展五年规划确立了打造“陶行知教育创新发展区”的改革目标,力争把每一所学校都办成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行知教育集团”顺势成立,陶行知纪念馆与行知公园“馆园一体”建设初见成效。作为一个城乡一体快速转型的大区,宝山区历来重视教育发展工作,在内涵等方面有了很好的积累。但要进一步提升市民对宝山教育的认可,实现从高位均衡向优质均衡的跨越,还需要一个将“厚积”变为“薄发”的突破口。这也是宝山区近年来将塑造教育品牌作为主要任务的重要考量。

2016年,宝山区目前已经形成了陶行知纪念馆、陶行知教育思想实验区、5所以行知命名学校的“一馆一区五校”学陶研陶格局,构建了宝山独特的行知教育文化,学陶师陶的基因已深深植入宝山教育的血脉之中,成为宝山教育的主旋律。宝山区瞄准队伍建设中有2—5年教学资历的青年教师培养缺位问题,通过专家引领、团队研修、同伴互助、跟岗实践等浸润式、实战式研修,启动了“青陶工程”培育项目,有效推进“百名新秀脱颖计划”,形成宝山区名师成长储备梯队,促进宝山教育可持续发展。

2018年,宝山教育坚持更加开放的态度,通过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来”,提升区域教育服务整体形象。从“上海大学基础教育集团”成立,到“宝山世界外国语学校”签约,再到与华师大签订“合作办学战略协议”,通过合作办学、团队托管、组建联盟等多种形式,为区域办学注入高端前沿力量,这也让宝山教育一下子吸引了全市关注的目光。另一方面,宝山教育注重在本土特色方面下功夫,推动区内教育品牌“走出去”,不断扩大自身影响力。宝山教育不断发掘陶行知等本土人文教育资源,“重走行知路”“陶行知纪念馆和大华行知公园‘馆园一体’建设”“行知读书会”“家庭创客”“社区小先生”等一系列学陶品牌活动在宝山这块教育沃土上“陶”花怒放,争艳斗芳。

今年10月,为纪念陶行知诞辰130周年,大型原创舞台剧《爱满天下之路》公演。自陶行知提出“以戏剧来培养艺术的兴趣”以来,宝山教育一直在本土特色上下功夫,延续了戏剧传统,通过戏剧实践的行与知,提高师生的艺术修养和思想品德,深化学生对陶行知思想的认识。

以“陶”为师 加强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

90年前,陶行知选择了宝山。90年后,宝山的教育工作者承陶志,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

宝山教育坚持深化“学陶师陶”师德品牌建设,强化师德教育,提升师德水平,努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不断完善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特色的师德类培训课程建设,开展融文件精神解读、教育法规学习、案例分析,集学陶专题报告、陶行知纪念馆现场教学、行知公园教师宣誓多种形式为一体的师德主题系列培训,增强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做‘四有’好老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青陶工程”因“陶”而来,一批批以爱立教、深耕课堂、致力教改、善于创新的“教育家型”新行知教师正脱颖而出。“青陶工程”的培养方式主要是从青年教师专业提升的实际需求出发,聘请市级专家、名师为学科导师,倾力指导青陶学员从参与课堂实践到投身教学改革,从表达教育观点到形成教育见解,从开展教学研究到领衔课题研究,帮助优秀青年教师加速成长为有深刻学术思想、独到教育见解和鲜明教学风格的“青年陶行知”。

“青陶工程”自2016年启动至今已走过五年历程。共开设高中化学、初中数学、初中语文、小学数学1期2期、小学语文、学前教育1—4期、学前教育精英班、爱岗敬业精英班(含10个学科)12个高级研修班,共培养学员近600人次。他们中很多人都已经成长为青年尖子、学科带头人,并频频在市中青年教师大奖赛中拔得头筹。据统计,在教学评比方面,有300余人参加了各类教育教学评比活动,获奖近400项;在教学示范方面,有50%以上的教师在校级以上场合进行过教学公开示范;在教育科研方面,超过100位教师主持或参加过各级的研究课题120余项,发表教育相关论文近百篇。

5年来,“青陶工程”的学员已成为宝山教育的“种子”教师,他们从“青陶工程”走出,进入各自学校,带动了区域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他们,是宝山未来“学陶师陶”的坚定践行者和领航人,是宝山未来推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蓬勃力量。

以“陶”为本 深化陶行知教育创新发展的研究与实践

知志行千里 行路知初心——重走行知路

深化开展“重走行知路”活动,组织宝山校长教师沿着陶行知当年的足迹,实地探访上海大场、安徽歙县、江苏南京、重庆等陶行知求学办学的所在地,深入了解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实践经历,进一步坚定教育的初心与使命。今年又恰逢先生诞辰130周年,“重走行知路”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在学思践悟中,让先生的教育理念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大的生机与活力,成为宝山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创新来源与精神动力,为宝山打造科创中心主阵地贡献教育力量和智力保障。

行知求真 以文化人——行知读书会

在上海市精神文明办公室、宝山区人民政府、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指导下,宝山区教育局与文广局、上海书店出版社、大场镇文化中心、阎华工作室联合发起成立“行知读书会”,依托宝山悠久的文化传统、大场镇出色的文化场馆和陶行知先生珍贵的文化遗产,整合运用世纪出版集团丰厚的文化资源,努力打造上海文化新地标。“行知读书会”坚持“知行合一 文教结合”的理念,定期邀请名师名家分享读书感悟、思想新知,并通过“读书会”“赏艺会”“影评会”等形式,开展文学艺术的导览赏析。一年来,已举办24场高质量的分享活动,涉及历史、文学、艺术、科学、建筑等领域。葛剑雄、陈子善、马尚龙、刘统、汪涌豪、淳子、李天纲等沪上名家纷纷带来精彩的读书分享。在读书与赏艺相结合的“行知赏艺会”上,王汝刚、周红等众多艺术名家也亲临现场与读者交流互动。

自造创物 成就梦想——家庭创客行动

2015年,在国内首创的“家庭创客行动”,着眼于“社会实践、学校创新与家庭创意”的有机融合,以构建家庭创新文化为切入点,积极打造适合家庭开展创新的新载体。目前,已建成1万家家庭工作坊。暑假期间,举办了家庭创客嘉年华活动、家庭创客模型制作活动、家庭创客工坊建设活动等,引导孩子从“玩物”“造物”到“创物”的蝶变,将创客理念引入家庭和社区,营造家庭创新文化氛围。

社区“小先生”社会大治理——社区小先生制

宝山“小先生制”在落实“双减”政策中发挥了其独特的时代价值。宝山区教育局和团区委等部门联合发文,把“小先生制”融入社区治理,创新实施“社区小先生制”。宝山区近10万名社区“小先生”到487个社区参加各项活动,累计清理家门口堆物近2万处,看望孤老和独居老人3090户,带动约15万名家长参与社区治理,其中9774名家长成为社区骨干志愿者,充分赋能社区创新治理,做新时代的“小先生”,引领宝山社会新风尚。

“陶”花刚露尖尖角 缤纷实践育少年

在毗邻长江口的行知中学生活教育实践基地内,设有12个实验基地,学生们可以在智能机器人创客中心,感受智能化的魅力;在数制工坊创客中心了解3D打印,体会编程的乐趣;在天象馆仰望球幕星空,感受地理场景动态化;在航模社中与社员们融洽地讨论学习,并在社员的帮助下试飞无人机并成功穿过障碍物等。这些活动促进了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把学生培育成既能仰望天空,又能脚踏实地的国家栋梁之材。育才旧院所在的行知实验中学积极探索新时代背景下的“小先生制”。成立的“小陶子”社团,以宣传报名、面试选拔、“小先生”培训、晋级加星、实践服务为运作模式,通过以老带新、以大带小,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小陶子”讲解员。“小陶子”讲解员曾为许多市区领导、外省市骨干教师和各个学校的教师、学生及家长提供讲解服务。

陶行知教育 创新发展学校孵化项目

陶行知教育创新发展学校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宝山区打造“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的区域发展定位,紧紧围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根本追求,把陶行知教育思想创新发展作为落实“五育并举”、深化教育教学变革的重要举措;以生活教育理论、真人教育思想等诠释新时期价值追求,回归教育本质;讲中国教育家故事,形成区域方案与宝山经验,激发学校及区域教育创新活力;以陶行知教育思想创新发展扎实推进宝山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陶行知教育创新发展学校建设将秉持“特色化、成果化、整合化”三大原则,采用“学校自主规划、项目滚动推进、分阶指导提升、品牌持续优化”的工作策略,设置“试点学校、项目学校和示范学校”三个阶段目标,以“学校自主孵化、区域审核推荐、项目滚动指导、示范学校认定”四阶段路径的推进方式组织实施。
版权所有:宝山区图书馆
建议分辨率宽度1000像素以上